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十三章 三大顶级团队考察市一院!(1 / 2)

加入书签

趁着颜夕安排给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时候。

会议室之中,沈教授也是和马教授聊了起来。

“马教授,我还真有点好奇,吴亭做了什么课题,引得你如此的重视,还将其带在身边。”

“我可是知道,即便是你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那些年轻医生,都没有见到你这般的重视。”

沈小飞也是竖起耳朵,一边喝着茶,一边细细聆听。

“说起来,吴亭的课题还真是对我胃口。当然,除了他的课题之外,他的临床天赋,临床思维,更是令我惊叹。”

“沈教授应该也了解过日间手术概念吧?”

沈国峰作为紫金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主任,见识当然不是禾城市一院的霍云等人可比。

“当然,事实上,我科室也在尝试,日间手术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,降低院内感染,加速患者康复,有效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,降低医疗成本。”

“尤其是在我们这种顶级平台,医疗资源有限,但是全国各地来求医问药的患者却不知凡几。要是真的能够推行这种日间手术,能够成倍的为更多的患者服务。”

“只是,日间手术,需要从外科,麻醉,护理等专业共同努力,建立其标准化规划...目前为止,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载体。”

沈教授有些唏嘘。

“不愧是沈教授,英雄所见略同啊。”

“不过幸运的是,这一次吴亭,就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载体,他所研究的课题,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气机升降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,完美解决了并发症问题,将患者的出院时间控制在12-24小时,正好符合我们日间手术的标准。”

“尤其是,这個课题之中的腹腔镜诊疗技术,相较于传统手术,具有创伤小,痛苦轻,住院时间短,安全有效等优势,和日间手术理念,不谋而合,正是我们追求的完美载体。”

马教授介绍完之后,沈国峰也是惊讶不已。

沈小飞主任亦是充满了兴趣。

“沈教授,沈主任,不瞒你们,等完成了你们的这一个会诊,为这个患者诊疗之后,我就准备前往市一院急诊科考察。”

马教授抛出了这个打算后,很有深意的看着沈国峰。

沈国峰略微一思索,就表态:

“马教授,我也对吴亭的这个课题很感兴趣,这样子,等此间事了,我和你一起去市一院急诊科考察考察,我也很想知道,吴亭团队实际开展的怎么样。”

“那个,能不能带上我一个?”

普外科的沈小飞,也是很感兴趣,毕竟腹腔镜诊疗技术,在整个外科领域都是前沿方向。

“那就最好了。”

马教授见到沈国峰和沈小飞表态,知道时机已经成熟:

“事实上,在今天来之前,我也跟魔都震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金雨教授交流过,他也想要一同前往。”

“我之前也跟吴亭,以及他们科室主任霍云简单交流过,他们的急诊科正在筹备一个省级腹腔镜诊疗技术重点专科。”

“我有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,何不,我们几个单位,联合市一院,组建一个全国性的腹腔镜诊疗技术研究中心。”

“以吴亭医生团队为骨架,我们几个单位,派出一些年轻医生进行合作,同步开展一些腹腔镜技术。其中,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作为核心的一个课题项目。”

“选择禾城市一院,我当然是看重了吴亭的能力和潜力,这个研究中心,我们几家单位共同提供技术和人才的支持,以吴亭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,课题组的负责人。”

“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,我准备作为吴亭团队课题的推荐人,同时,莪也邀请沈教授,以及金教授,共同作为吴亭团队课题的推荐人。”

“只要能够拿下这个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,那么我们这个联合的国家级腹腔镜诊疗技术研究中心,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。”

“我的打算是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医疗、科研、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现代化腹腔镜诊疗技术中心!”

马教授直接将他的大计划说了出来,也是这一次他带着吴亭来见沈国峰的真正意图。

毕竟是准院士的人物,眼界,格局,气度,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。

之前霍云只是想着推出几个术式,写几篇论文,做一个重点专科而已。

但是,马教授直接将其拔高,更是以日间手术概念,为研究中心第一个重点课题!

一出手,就直接邀请了长三角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顶级平台,紫金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魔都震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,加上他代表的帝都协和医院。

三个国内巨擘,联合禾城市一院,想想都是一个疯狂的计划!

“当然,这一切,只是我的一个长远规划设计。”

“沈教授也不用着急表态,等我们这一次去市一院考察完之后,再做出决定不迟。”

“若是,市一院急诊科达不到我的要求,那么我可以再造一个平台。”

“当然,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吴医生的态度,和他之后所在的平台!”

“我这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